“陛下,早在大婚筹备之际,汇聚虞都的学宫子弟,就明里暗里的接触各类群体,其中不乏朝中高官。”
蔡杰脑袋低垂,作揖禀道:“在我朝名气极大的无极、青城、全心、问心、若水、梅山、乾渊、归一等学宫。”
“仅是以上述学宫,借大婚之势,借科贡之名,在虞都内城诸坊所办诗会,文会就不下百场,至于私人性质的宴请更是不计其数!”
楚凌听着,但眸中却掠过寒芒。
如果是正常的诗会、文会,亦或是宴请,那他根本就不会在意,可事实上这些活动并不纯粹。
据楚凌知晓的一些情况,那场持续三载的动荡,之所以会持续这般久,恰是有一些群体在暗中推波助澜。
不然的话,这动荡断不会如此久。
“而随着这些聚会开启,一批人的名声得以广泛传播。”
蔡杰继续说道:“事实上这类现象在历次科贡很常见,特别是太祖一朝就存有一类现象,凡是名传虞都的才俊,必会登科高中!”
“也因为这样,在太祖一朝出现多次科考舞弊要案,被抓被杀的官员和学子众多,这也导致太祖朝后期几次科贡选拔,规模上要比先前要少很多。”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太宗继位,而糊名制的出现,则使得有些情况缓和不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