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胆大的三侄子
3家日岛中药公司在内地建厂的事,是早就计划好的,将中药生产放在景城、蜀都、保定三地,带动周边的药材种植,然后销往日岛。
如此一来,日岛药企不仅降低了成本,日岛人买到了廉价药,内地还赚到了外汇,可谓是三赢局面。
看着港澳办的人与3家日岛药企的人那欢喜模样,张和平淡然一笑。
这看似皆大欢喜的合作,会随着越来越多的日岛制造业转移到大陆,导致日岛的物质生产在岛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进而形成产业空心化。
这一变化,不是张和平引起的!
而是日岛人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日岛实在是降不下去后,自发跑去内地的港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办厂。
为此,日岛那些生产轻工业产品的企业,已经出现大规模关厂情况。
加上镁国佬对日岛的出口限制,以及日元升值带来的贸易劣势,日府才不得不决定外贸转内需,并降低了贷款利率,企图促进国内消费!
今年1月,日岛大藏省减税1万亿、撒钱5万亿的行为,其实也是为了扩大内需,想要盘活日岛的企业。
只是,日岛商人已经发现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原材料优势,谁会傻傻的把工厂搬回日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