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的毛熊正是军事鼎盛的时期,500万常备军,10万多辆坦克和装甲车,1万多架作战飞机,1万多枚H弹头,以及遍布全球的46个海外军事基地。
简简单单的几行数字,如同一道道遮天蔽日的天幕,笼罩在整个西方的天空上,也锁住了他们的神经。
莫斯科咳嗽一声,世界都要抖三抖。而咱们在这里面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咱们拖住了毛熊110万常备军,1.4万辆坦克,2.4万辆装甲车,4000多架飞机。这相当于毛熊总兵力的20%,都在咱们这边。
但遥远的西伯利亚完全是个不毛之地,无法支撑这么多部队的补给。
这百万人的人吃马嚼,都要从万里外的西欧运送过来,还一送就是十几年,这搞的毛熊也是苦不堪言。
为此,才有了他们插手西南支持安南,好让我们的兵力转移到南边,他们也才能同步减少西伯利亚的驻军。
其实,如果能够和平的减少对峙的兵力,咱们也不是不愿意。
毕竟为了应对百万钢铁洪流,咱们也在北方陈兵170万。还为此开启大小三线建设,又搞人造山,又高同归于尽战术。
这二十年国内挣的钱,大半都耗在这些上面,咱们唯一比毛熊舒服点的是,咱们是在境内布防,国内的补给相对容易,才比毛熊好受一些。
总之,到了如今七十年代末,两边的经济压力已经到达极限,大家都在寻求改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