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山,其实就是个土坡,还没景山高。因为距离城区比较远,他们大队也没捞着当菜农,所以境况并没有多好。
只能说天子脚下,能吃个饱饭,其他的因为工农业剪刀差,跟十几里外的城里真的没法比。
孙志伟骑着车,熟门熟路的找到大队部,支书正好在队部里,见到孙志伟立即就迎了上来。
“哎呦,孙同志,您可是好久没过来了,快坐快坐。”
杨家坳的村民大多姓杨,支书也姓杨,是个60来岁的老汉。
他带着一个村子从战乱过到如今,没有饿死过一个人,做事情很灵活,在村里也是说一不二的。
孙志伟自十几岁的时候一个人过来买柴禾,就成了他们村的固定客户,甚至因此还发展了不少干柴业务。
“孙同志,可是柴禾出了什么问题?您放心,我肯定给您处理好了。”
这卖干柴虽然钱不是很多,但是却年年都有,现在都成了村里的固定收入了。
也很是解决了一批困难户的基本生活问题,可不能给丢了。
“没有没有,柴禾没问题。”孙志伟赶紧否认,人家村子还是很诚信,每次干柴准时送到,也没有缺斤短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