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材料和设备已经准备完毕。
但他知道感应电炉是十分耗电的,为了谨慎起见,他从旁边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偷偷的接了一根电线回到地下室。
一切就绪,11月7号那天,孙志伟又去了一趟华尔街。
他人都没下车,就直接从美联储的地下金库中,拿到了金砖的模具、钢印,以及几块不同纯度的金砖作为样品。
那几块样品金砖,都是他在贴了封条的金库中拿取的。
因为美联储的地下工作人员,从不检查那些已经被贴过封条的金库,所以孙志伟也不担心会被发现。
带着模具和金砖样品回到家中,孙志伟关闭屋中的灯光窗帘,锁上房门来到地下室。
地下室里面已经清理出一片空间来,小感应炉就放在空地上。
接通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电源后,他开始严格按照配方比例添加金属粉末,然后开启熔炉熔炼第一批金属。
很快他就得到了全部六种配方的亚金金砖。
等亚金金砖冷却后,他再拿出来跟样品一一对比,很快就找到了他需要的配方。
之后就是重复劳动了,因为这是小型熔炉,他一次只能熔出有限的几块金砖,每次需要花费数分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