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童佳佳听到数字,就带着粮本粮票和钱去柜台开票,这边计同志已经开始称面,他认识孙志伟,不必等票来了才称粮。
“不用那么精确,大差不差就行。”
“孙同志还是您好说话,上次一个人买红薯1钱都要不能差,非要我们切一个红薯尖角给他。差点把我们一个小姑娘给气哭了。”
他一边跟孙志伟说话一边称粮,只见他动作娴熟,称量重量不说‘一把抓’但也差不离,稍微调整就准确了。
“后来怎么办的呀?”
“能怎么办呢,我过来到底补了他一汤匙小米才罢。”
“下面接住罗,白面51斤5两。”
孙志伟在下面圆形的出口用布袋兜住,拉紧缝隙,上面面粉往下一倒,面粉灰往上一膨,满兜。
计同志又把装面的铁簸箕在入口处拍了拍,保证没有面粉卡在上面。接着又去称红薯。
“后来就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称红薯如果有误差就用小米补量。”
“如果同时要红薯和小米,就先称红薯,方便计量。”
“红薯来罗,红薯90斤4两(已修改,红薯四斤算一斤粗粮,感谢书友20220414024421815提供的资料),还要称小米22斤9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