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伟带着两人小心的穿过大街,让过顶着巨大煤气包的公交车,来到东安市场二楼,大中午的这里已经人满为患.
不过这时候的人都比较有素质,吃完的立即就走,没人会占着位置聊天。
他们等了半小时就有位子空出来,三人立即落座。
北京话管涮羊肉叫涮锅子,地道的老北京涮羊肉,锅一定是铜锅,大肚围边,炭火集中,加热汤水,温度高且稳定;汤水沸腾时,也只是小火慢开的状态。
纯正的涮锅子只涮羊肉,因为牛羊膻腥各异,一混合汤就不好喝了,再配上清水一盏,葱姜二三,那味道就出来了。
而用料也必须讲究,以前所有饭馆子的羊肉片,都是口外(张家口)来的大尾巴肥羊,不但肉质细嫩,而且不觉膻腥。
取肉的部位也有讲究,一般分为:黄瓜条(肋条肉)、上脑(上腹肉)、下脑(下腹肉)、磨裆(后腿肉)、三又儿(脖颈肉)。
切肉也很讲究,按东来顺的标准,一斤肉切六寸长、一寸半宽的肉片40至50片,每片约0.9毫米厚,一个人一天只能切几十斤。
当真是薄如纸、匀如晶、齐如线、美如花。
每年到冬季,包括东来顺在内的各大饭庄都会在门口支上案子,师傅当众切肉,那漂亮的刀工上下翻飞,让人看的觉得是一门艺术。
等菜上齐,汤锅翻滚,三人大口开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