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书若是像上一任知府那样没有作为,或者一事不成,那就没必要巴结他了,免得到时候被罢官连累自己,如此想的人并不在少数,但更多的是踌躇不定。
第353章粮灾
李幼白之所以会如此判断,是因为陈学书很直接提到了南州府的粮灾问题。
尽管都是朝廷命官,嘴上说着为国为民,银子可没少往兜里揣,眼下南州府的困境明眼人都是能够看出来的,朝廷已无能力拨出银两减缓整个王朝上下粮灾的发生。
陈学书作为整个南州的知府,定然有承担之责,相比于黑风山匪患,现如今遇到的困境更为棘手,这是在年前就出现的问题至今都还未有个能够解决的准信。
一旦民变,弹劾他的奏折将会层层叠叠的送到陛下手中,天底下,为官,到底有多少人是真的为国为民,那不得而知,然而大厅里李幼白所看到的,投机者与狡诈之辈却比比皆是。
各门各部,能够出声主动集资粮草赈灾的官吏不过一只手之数,对此,作为知府的陈学书脸色并无异样,相反很是平和似乎是早已预料到的事。
陈学书挥挥手,此次早晨简短的会议就此落幕,当这些人起身离开走出大厅,没过多久,偶尔会有几个人走回来,貌似是意识到什么意欲与陈学书商议,结果却是被随行在他左右的亲信叫退了。
地点移至陈学书平日翻看朝廷要信的书房里,一行人包括萧正,李幼白与同党人员不等,直到侍女上茶离去后,陈学书的脸色才终于不加以隐藏的阴冷下来。
“我辈士人,身在朝中理应为天子为江山社稷而忧愁,现如今,南州府一场小小的粮灾却将那么多士人的脸皮撕得干干净净,嘴里说着拿不出库银,可我知道,整个中州城里,除了兵部可能真拿不出以外,其余人私底下仍旧是吃得满嘴流油,我年纪虽大,可却还没有糊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