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民间的格局,在大规模征兵后便会顷刻发生改变,士族,豪绅,对于百姓的盘剥,可能会到达顶峰状态,男丁被征走,家里缺少能够硬气的人,对大部分家庭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虽说大部分都是被征走参了军,官府会对这些家庭给予关怀与优待,那也是短时间内的事情了,时日拉长,和久病床前无孝子差不多一个模样,真要尽心尽责去维护百姓军属家庭的利益,不现实。
雪花融开的这一天,李幼白撑着油伞,前去港口寻找范海琴讨论起征兵这件事。
大规模征兵以后,无论是商业还是农业体系,都有着莫大影响,特别是范海琴的工厂以手工与机关辅佐生产的链条,在男丁被征走以后,短暂停工了两日,又慢慢恢复起来勉强维持运作。
范海琴在中州港口有一个小工厂,主要用来生产款样,由于较为简单所以量产的速度很快,等到一定数额后便会装船南下运往泗水县进行更精细的改工与缝制。
前者是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的,但却需要男子壮力来操纵机台,女工负责款样的手工制作,如今男丁全部被征走,无疑是对工厂的运作造成打击,先后招了一些女工过来操作机台,然而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
大部分中原女子信奉的那一套规训,在新时代的革新前,落后得像只荒野里的母猴,只会拖累后退,可要是范海琴不雇佣她们,离开这里,其他地方的待遇只会更差,不满与言语经济压迫常有,若是碰上色胚,那连人身都保不住。
李幼白从马车上刚刚下来,打着伞,那位金发碧眼戴着眼镜,一身得体女士衬服的大姑娘就快步从小工厂里奔出,一把拉过她的手朝大河边上的仓库走了过去。
“怎么了?”李幼白很是不解。
范海琴将她带到库房的大门外才松开手,满脸审视的不解道:“你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去打仗,你知不知道,打仗是会死很多人的,我听说...我听说武功再好的人,去打仗基本都没能回来...你知不知道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