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上无非写明三点:牲畜数量、总价、对接人。
这样一来,无论是交割还是百姓事后算账,都有了明确的凭据。
百姓们带来的铜钱早已清点完毕,串成一个个小吊,再汇集成一贯钱。
若是谁拿着一包散碎的铜钱来,右武卫可不会客气,直接连包袱一起扔回去,让他数清楚了再来,连根计数的麻绳都不会给。
三名军士迅速上前清点钱数,并随机从中抽出两贯钱,一枚一枚地重新数一遍。
照常理来说,没人会在这时候,作死占这一文两文的便宜,但万一呢!到时这哑巴亏就只能南衙自己吃了。
尽管百姓们在出门前就已经将铜钱点算清楚,但见右武卫重新清点,心中还是不禁忐忑起来,生怕万一数漏了一两文。这种时候,宁可多出一些,也别少了。
好在大家都是明白的人,负责数钱的军士向同伴微微点头示意,一切无误。
临时客串文书的人便将一式三份的文书推到领头人面前,问道:“认字吗?看一遍!”
领头人摇了摇头,眼神中露出些许无助,他们这群人都是睁眼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