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也要看天时地利人和,国子监内的学子众多,能够真正脱颖而出者寥寥无几。
柳恪有些学兄时运不济,都抱孙子了,还在家里啃老呢!未能实现为官一任,不知造福还是为祸一方的夙愿。
既然国子监候官之路漫长且充满变数,柳家显然不愿将宝全部押在这一条道上。眼前有个泼天的机会,当然要牢牢抓住。
柳家立刻改换赛道,让柳恪借挽郎身份出仕。
即便已然没落,但这些祖上曾显赫一时的长安土著,也比杜乔只能千军万马去挤一根独木桥强得多。
祝明月笃定道:“想必竞争颇为激烈吧?”
顾盼儿轻轻点了点头:“嗯。”
有了上一次挽郎选拔的光辉前程作为参照,加之吴岭为国捐躯,其死法堪称天下一等一的壮烈。无论是出于敬仰之情还是出于实际利益考虑,都使得这一次的挽郎选拔变得前所未有的激烈。
柳恪身在其中,实在算不上拥有什么明显的优势。
顾盼儿:“此次选拔的主持者是礼部陈侍郎,父亲说他偏爱那些清俊脱俗的士子。”
这一点上,柳恪倒是勉强符合要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