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这堂屋里,不仅有两个李子村的村民,还有一些前来凑热闹的客人。这个时节,能够走十里路来凑热闹的,要么是闲得无聊,要么就是有些家底。
一个邻村的富户开口问道:“若是口粮够了呢?”
祝明月轻声道:“那倒可以种一些,棉花收获后取出棉籽,将冬衣夹层里草絮取出来,将棉花塞进去就行,更加保暖。”
这是最简单的做法!
“或者将收获的棉花卖给我也行,同样的田亩,种棉花会比种粮食收益高几分。”
富户迟疑道:“种子从何而来?”
祝明月停顿一会,“待刘家村的田庄收拾妥当,会对外出售种子,种植办法也可以教授。若是有意,到时去那边走一趟便是。”
“不过,棉花需要精心伺候,颇费人工。尤其是收获期,会用不少短工,到时还麻烦诸位乡亲多多帮忙。”
祝明月既然说是短工,就不会白赚他们的劳力。正好多了一个挣外快的地方,十来里地压根不算事。
祝明月之所以如此费心劳力,就是为了让李子村和田庄达成制衡和监督之态。
武功田庄如同一块肥肉孤悬在外,既怕本地势力吞没,又怕留守的庄头中饱私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