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军攻战时,不只配合策应,甚至可能完全混为一体同进同退,内部只看兵种,不分来自长安还是江南。
但轮到叙功请功的时候,麻烦了!
例如甲将军出身江南大营,但跟随他执行任务的多是两卫的兵马;
或者乙校尉来自两卫大营,指挥的却是江南大营的步兵。
这不像去年关中剿匪时,几个人一聚头,你吃点亏下回补偿回来便是。
涉及到两座大营,不同的将官,如山如海的军功。
如果说据实以报,我说我的人先登,你说你的人先进城,听起来都没错。
但拿到朝堂上论功该如何论,兵部和御史台挑起刺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论理说大家都是忠于皇帝的,但吴越代表的是南衙,孙文宴身后有江南大营,有些利益寸步不能让。
所以在呈上之前,他们私底下必须对好口供答案,分好猪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