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陡然切换,从祥和宁静、充斥着木料清香的宫廷工坊,转向了风雪弥漫、烽火连天的辽东大地。这种极致的对比,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荒谬感。
第365章木匠天子朱由校
【然而就在此时,在辽东,自萨尔浒之战后也伤亡惨重的后金,经过数年休养生息,厉兵秣马,终于再一次露出了獠牙,发动了致命的进攻!】
画面中,后金铁蹄铮铮,狼烟如同黑色的巨龙直窜云霄,战鼓声压抑而充满杀意。与之相对的,是明军仓促应战的慌乱景象。
一直沉默关注军事动态的徐达,此刻浓眉紧锁,沉声对朱元璋道:“陛下,此乃危局!萨尔浒新败,士气未复,辽地兵马钱粮皆未整顿至最佳状态。观天幕所示,虏酋此次进兵,时机拿捏极准,正是我朝新君初立、中枢注意力转移之时。广宁若失,则辽西走廊门户洞开,山海关直接暴露于兵锋之下,大势去矣!”他的分析一针见血,充满了老帅对战略要地的敏锐洞察。
【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正月,辽西重镇广宁卫告急!然而,更令人愤慨的消息传来:巡抚王化贞竟未做有效抵抗,弃城而逃!经略熊廷弼独木难支,被迫随之退入关内。消息传回,举朝震惊!】
天幕上显现出百姓惊慌失措随军溃逃,以及后金军队兵不血刃占领城池的画面,惨烈而屈辱。
“混账!该杀!统兵大员,守土有责,竟望风而逃,此与叛国何异!”朱元璋气得须发皆张,恨不得立刻穿越过去亲手砍了王化贞。
李善长抚须沉吟,语气沉重地接口:“陛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然其前提是将领忠勇且有能。观此情景,恐怕问题不止于前线一两个庸帅。皇帝深居内宫,醉心匠作,权柄下移,司礼监与内阁能否同心同德、果断决策?政令能否畅通无阻直达军前?后勤粮饷能否及时供应?此皆存疑。主昏于上,则奸佞生于下,政令弛于中,方有疆场之溃败。此非一日之寒,乃制度与用人积弊之总爆发啊。”他的眼光更为深远,直接指向了天启朝的政治核心问题。
【兵部尚书张鹤鸣惧罪,竟不自请处分,反而寻了个借口,声称要亲自外出巡视边防,实乃畏罪遁走。京城元宵佳节的喜庆氛围尚未完全散去,便被这接踵而至的边关惨败和中枢失措击得粉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