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赫的目光,沉沉扫过朱棣挺拔却隐含戾气的背影,最终落在光幕上那支破败不堪、龟缩港内的“大明水师”画面。
朽烂的船板,稀疏的兵卒,主将座舰竟不足四百料(约200吨),尚不及当年郑和宝船(两千料)的五分之一。
一个低哑的声音,只在几个老兄弟间如风过隙:
“水师?燕王殿下将来坐了龙庭,眼里只有漠北的鞑子……每一次亲征,都把咱们的战船调去下西洋,说是‘耀威异域’,实则是怕水师坐大,断了后路吧?”
廖永忠的嘴角扯出一丝冷笑,用只有身旁几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等他迁都去了北京,九边重镇吸干了血,谁还记得泡在水里的兵?船?烂在海港里才是归宿!”。
天幕无情,将水师衰亡的根由逐层剥开,血淋淋地摊在洪武君臣眼前。
“海防线内缩,万里海疆成空谈!”一行大字下,动态的沿海舆图触目惊心。
象征大明控制的蓝色区域,从明初囊括琉球、威慑南洋的磅礴之势,一路萎缩。
永乐之后,远洋舰队被召回,宝船停造,岛屿基地纷纷废弃。
海岸线,成了最后的防线。原本春巡夏巡、主动歼敌于海上的进攻方略,退化成蹲在墙头被动挨打的“望海防守”。
画面切至沿海卫所内部。
本应枕戈待旦的水寨,此刻却空荡如鬼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