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的节奏陡然加快,带着一种残酷的必然:
【正德十六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崩于豹房,年仅三十一岁。庙号武宗。】
“崩”字一出,如同丧钟敲响!奉天殿内一片死寂。
尽管早有预感,但当这残酷的事实被天幕冰冷宣告,尤其是想到天幕不久前还展示过那个活蹦乱跳、给自己封官的年轻皇帝,巨大的反差还是让所有人心中一沉。
马皇后眼中闪过一丝痛惜,轻轻叹息。
朱棣闭上眼,腮帮子绷紧。
朱元璋放在龙椅上的手,猛地攥成了拳头,骨节发白。
然而,天幕的“探究”并未结束。画面迅速切换,呈现出正德死后截然不同的景象:
【武宗驾崩,身后之名狼藉。史载其‘耽乐嬉游,昵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
一幅幅经过后世文人“艺术加工”的画面闪过:朱厚照在豹房与伶人狎昵(模糊处理)、在民间强抢民女(演绎)、在朝堂上殴打大臣(夸张)……与之前那个英气勃勃、敢于出关的“朱寿”形象判若两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