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朱允熥作为皇帝,自能给予京师大学最为有力的支持,可大学日常运转的具体事务、繁杂琐碎的细节,终究还得靠大学自身去操办,去和朝廷各个部门沟通协商、协调推进。
倘若校长缺乏这方面的周旋能力,极有可能致使大学的诸多事务陷入僵局,沦为朝廷各部之间踢来踢去的“皮球”,陷入无休无止的扯皮、推诿泥沼之中,难以自拔。
尤其这还是大明开国以来的第一所大学,诸事繁杂,许多事务究竟该如何处置,尚未形成约定俗成的通行规则。
即便朱允熥凭借皇帝的无上权威强行施压推进,大学的建设进度也必然会大打折扣,延缓许多。
文元柳此人,处世老练圆滑,对官场的进退周旋之道了如指掌,深谙其中三昧。
又在数学与物理学科钻研颇深,造诣非凡,拥有极高的科学素养根基。
加之在研制蒸汽机一事上立下赫赫“战功”,获封国公之位,有此等尊贵身份加持,让他担当校长一职,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文元柳听闻任命,赶忙再次跪地磕头,大礼参拜,口中高呼:“陛下知遇之恩,臣没齿难忘,唯愿倾尽满腔热血,报效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磕罢头,他又接着说道:“陛下欲创办京师大学一事,臣昨日便有所耳闻。”
“陛下既委臣以重任,臣岂敢有丝毫懈怠,定当殚精竭虑,不负陛下所托。臣现有三条建议,望陛下予以采纳。”
朱允熥听闻,微微挑眉,面露笑意,欣然道:“爱卿但说无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