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会使流通中的钱变多,从而造成通货膨胀,这是不可避免的经济规律。
这时候如果粮食价格也随着一起上涨,就会形成经济发展越快,底层生活越艰难的局面。
从而使得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底层,一致反对经济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强行将粮食价格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实际上就是让底层多少能享受到一点可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保证社会的基本稳定。
即原来底层卖苦力干活是一个月拿五百文钱,后来经济发展,通货也膨胀了,卖苦力干活的薪水,也涨到了一个月五千文。
可这时候,环顾四周,发现许多东西的价格同样跟着上涨十倍了,薪水似乎是涨了一个寂寞。
甚至反而造成存不下钱。
因为以前存下来的钱,都由于通货膨胀而变得不值钱了。
造成的效果,是让他们觉得,还不如经济不发展,干活也永远拿五百文一个月的薪水。
但若这时候,发现粮价没有变,心理感受就完全不同了。
同样工作一个月,如今拿着一个月的薪水,能买到以前十倍的大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