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则,子炮本身可以分担一部分火药压力,使得炮腹的使用寿命增长,炮腹也可以铸造得更薄。
越薄的炮身,则意味着其散热越快,持续射击能力也就越强。
同时重量更轻,更便于移动。
如果子炮坏了,出现了裂缝,可以直接丢弃不用,不影响火炮射击其他子炮。
除此之外,炮尾安装有照门,准星等瞄准装置,可以对远距离目标进行瞄准射击。
至于速射炮射程较短的缺点,实际上只要加长炮管,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
炮身两侧有炮耳,将炮身安置在架座上,转动炮耳,便能调整火炮的俯仰射角,控制射程的远近。
炮身还能左右旋转,调整射界,扩大射击范围。
相对于大明此前普遍使用的又粗又短又笨重的大炮,这种速射炮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
如果双方对战,一门速射炮,其战力至少相当于二十门以前的旧炮,甚至犹有过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