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化只会说点头yes,摇头no,还得陈奇回答:“这个我们也不太清楚,毕竟影片里给出的是另一个选择,凡事也没有如果。”
“那医生会不会把他关进医务室,然后找别人来清洁?”观众不死心。
“或许吧!”
陈奇模棱两可,不会给出精准的回复,就像电影里那些侧面描写一样。
问了几个问题,终于聊到了创作初衷,他想了想,道:“我是在香港无意中看到了一本集中营幸存者写的回忆录,才萌生了好奇,跟着搜集了很多资料。
上海还留存着一些当年的遗址,我越翻查资料,越想把这件事情搬上银幕,但用何种方式来表现,这是一个难题。
只展现集中营里的惨状?我觉得太过单一,我找到了很多‘有趣’的素材,比如烧石头取暖,用捉虱子来交换米粥,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那我就想,如果是父母带着孩子被关进来,会发生什么呢?
他们可能会悲痛,可能会绝望,可能会麻木,会暴躁,会扭曲……当然,也可能会积极乐观的面对,我选择了后者!”
“幸好你选择了后者,否则我们就看不到这部精彩的作品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