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毫不介意自己在电影里被揍,他们知道自己现实是强大的,个个都长着一张没被欺负过的脸。他们真正警惕的是什么呢:
电影里有没有发动工人阶级?
有没有反资本主义?
有没有教员的影子?包括一切照片、像章、歌曲、语录等等!
说白了,只要不触及人家的根本,你爱打打去呗,都是娱乐……
陈奇自己作总结,密密麻麻写了好多页,他将在海外受欢迎的武打片,分作三类:一类是大片,《卧虎藏龙》《英雄》《霍元甲》那种,大明星大制作,画面绝美,表达的思想老外能看懂。
一类是小片,纯武打,噼里啪啦从头干到尾,讲究一个爽字,以《铁马骝》《精武英雄》为代表,动作设计最重要。
还有一类是文艺片,披着武打的皮,讲的是精神内核,比如《双旗镇刀客》。
而很多功夫片,在海外票房上没啥成绩,其实都在录像带、DVD里面。比如《精武英雄》,海外票房一般,但美国租碟就挣了1675万美元,不过现在录像带才刚刚起头,不用考虑这些。
北影厂顶多拿70万预算,大片先排除了,就算钱够,硬件设施也没那个条件。
“那就只能搞小片了,再加点祖国风光,忽悠傻老外也差不多了,关键是武术指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