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的这个铜炉近乎紫红,自然说明含金量很低。
在古玩行,关于风磨铜的研究可是不少,不过结论也是众说纷纭。
当时风磨铜进入大明,宫廷内便以国内炼铜方式加以冶炼,有的专家认为经过六次冶炼,便能够达到宝光十足的效果。
还有人认为,至少要十二次冶炼,铜分子变得更加紧实之后才能达到效果。
但罗旭认为,其实这些说法也未必站得住脚。
照这么说,一直炼下去,岂不是就能炼出金子了?
显然有点扯……
在罗旭看来,冶炼方式学说相对更靠谱,也就是说经过多次冶炼,只是为了保证铜的质量,而无其他目的。
最早风磨铜来自暹罗国,也就是如今的泰国。
所以最早的风磨铜香炉两边,是雕有象耳,正前方则有象鼻接连炉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