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宋朝末年,霭翠家族以鸭池河为界,分黔中为水东、水西两部份。陇赞霭翠家族世居大方,称为水西家。
奢香婚后成为霭翠的贤内助,经常辅佐丈夫处理宣慰司的政事。在与丈夫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奢香逐步增长了摄政理事的政治才能,以贤能闻名水西各部,受到族人爱戴,被尊称为“苴慕”。
苴慕就是君长的意思。
霭翠死得早,其子阿期陇弟年幼,于是奢香摄行黔中宣慰使,洪武二十二年,明廷派驻黔中的都指挥马烨在役使官兵开置普定驿时,骄纵蛮横,大肆杀戮彝族人民,并强迫水西交纳赋税。
当时黔中正遭大旱,粮食无收,人民生活极端困苦,赋税无从征集。奢香多次行文陈诉,而马烨却借机将奢香抓到贵阳,指令壮士裸露奢香的身体,鞭笞奢香的背部,企图激怒彝族兵衅。
奢香属下四十八部头人,早已恨透马烨,得知奢香受辱,更加愤怒,即带领兵丁聚集,战事一触即发。
奢香深明大义向属下表明不愿造反的态度,当众揭露了马烨逼反的用心,从而避免了一场殃及贵州各族人民的战祸。
其后奢香经贵州宣慰副使宋钦之妻刘淑贞的引荐,直接走诉京师,向朱元璋面陈马烨逼反的真相。
朱元璋大为感动欲除马烨,便问奢香“以何报答”,奢香回禀:“愿令子孙世世不敢生事”。并即表示“愿意刊山凿险、开置驿道”。
朱元璋大喜,封奢香为“顺德夫人”,赏赐金银和丝织品等物,并将马烨召回京都治罪。
回到黔中后,奢香夫人开辟了两条驿道,打开了与川、滇、湘的通道,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稳定了西南的政治局面,确定了与明王朝的臣属关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