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台将剑交给了然,邀请道:“走吧,我带麦小施主继续燃香,你也参观参观我们的大殿。”
周至对老和尚更是佩服了,之前自己说了是来参观,老和尚就不求自己礼敬,这等淡然超脱的心态,其实已经胜过好多心有执念以度人为己任的出家人了。
于是也恭敬道:“那就有劳师父了。”
灵山寺主体建筑其实也有藏传佛教留下来的痕迹,这种山体上造红墙,红墙上造寺庙的格式,好像在雪区也很多。
不过现在的大雄宝殿却是间标准的汉地模式,宽敞宏大,结构庄严,前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两边是十八罗汉,都是汉地清代标准的造像方式。
现在这些已经难不倒周至了,蜀中造像最兴盛的时候是宋代,安岳,大足,雅州,都留有许许多多的造像。
往前的隋唐造像,则基本都收藏在蜀都博物馆和蜀大博物馆了,更往前的汉代造像,则以蛮州地区最为普遍,周至在夹川就已经研究得够够的了。
清代造像遗留得更多,但是更多的呈现出美学上的倒退,失去了宋代的婉约精致,变得模式化套路化,不但没有了个性,连灵动都没有了,真真变成了泥塑木胎,毫无生趣。
所以周至一眼就能分辨得出其年代来。
不过和造像不同的是,建筑倒是颇有可观的,从现存最早的唐代建筑到清,一直都在进步,且变得繁复精巧,即便是民间建筑也是如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