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千三百八十四章 小苗同志 (1 / 3)

作者:二子从周 最后更新:2025/7/22 0:05:45
        周至继续说道:“但是作为一家私人企业的技术顾问,小苗的身份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我们四叶草集团愿意斥资为其打造科研实验室,和她共享研究IP成果。这在国际上是非常常见的企业行为,几乎所有信息技术企业都有着这样的方式。”

        “我们自己之前为李院士和舛冈先生也都是采用的这样的机制,效果显著,没有什么奇怪的杂音干扰,可见这样的模式是全世界广为接受的。”

        “这是从小苗个人身份和安全出发的考虑,另外还有为国家的考虑。”

        “这是一门前瞻性的科学技术,成败难以逆睹,有可能,国家会对其多年大量投入,而难见产出。”

        “这样积累出来的压力,有可能会大到几方难以承受,最终导致项目夭折。”周至说道:“我国在信息产业大工程上,是有过这样的深刻教训的。”

        这是在点中国之前芯片产业上的失误了,虽然那次布局失误的后果,已经被周至联合胡长风利用智能卡芯片,存储芯片,DVD芯片,COS工控芯片等产业堆平吸收,总算是将之从弯路上纠偏了回来还扩大了无数倍的产能,但是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那样一次失败,会导致许多人黯然退场,周至这也是在提醒宋主任留意这方面的风险。

        “如果让企业来做这件事情,再引入科委,部委,科院进行联合监督,这样国家就可以从运动员身份调整为教练和裁判员的身份,进退的空间就要大得多,舆情风险也容易控制。”

        这一点说得对面参会人员都暗自点头,国家一直在喊政企分离,别的方面还好说,这类前瞻性科学投入大,产出难,不大可能会有企业愿意承担这样的责任,几乎都是在原有的运行机制上持续。

        但是这么搞的弊端也是存在的,那就是老国企病根深蒂固,难于根治。

        上面早就有呼声,既然机制难改,那就引入一些更具竞争力和更具活力的成员加入进来,让他们引发鲶鱼效应,激活这潭死水。

        不过如何搞,大家还在集思广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