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集约化种植程度越来越高,最大的问题就是连作导致的土传病害以及虫害。这个问题在北方已经日趋严重了,病虫害控制难度越来越大,产量品质下降问题十分突出。”刘洪涛皱着眉头说道。
“还有土壤健康状况会降低,加上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每年只能种一茬作物。在农作物生长期以外季节,整个十二月到次年四月,地表长期裸露,加之气候干燥、风力大,致使土壤风蚀和沙漠化日趋明显。”
“这些问题,好像在凉山州也有?”周至问道:“咱们这儿的风也不小,唯一好些的就是有个雨季,至少风扬土要少很多。”
“也不能小看啊,凉山州很多地方海拔比北方高,生态也很脆弱,一旦破坏后恢复起来耗时会很长,你看飞播林都种了多少年了?成林的又有多少?”
“说起飞播林,联和乡算是捡了漏了。”周至笑道:“飞播林成长得最好的区域就是这一带了。”
“我们农科院也研究了一番这种情况的成因。”李璐说道:“最后发现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周至问道。
“凉山州飞播造林的年代是二十多年前,那个时候人们更多依据的还是西北和东北飞播造林的经验,忽略了凉山州本地的气候情况,最大的一点,就是凉山州特有的旱季雨季两季气候。”
“飞播造林的季节,一般在五到七月,不管气温还是降水,都非常适合。”梁光平说道。
“非常适合平原。”刘洪涛接上了话:“但是不适合凉山州这种高原侧坡地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