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千三百零六章 高本汉 (2 / 3)

作者:二子从周 最后更新:2025/7/22 0:05:45
        最终高本汉成了世界著名的汉学家,学术研究主要涉及汉语言学和考古学领域,一生著述达百部之多,研究范围包括汉语音韵学、方言学、词典学、文献学、考古学、文学、艺术和宗教。

        高本汉学术研究的最重大的贡献,是完成了对古汉语语音系统的构拟。

        这个构拟体现在两本著作里,《中国音韵学研究》和《古汉语字典》。

        在高本汉之前,中国语言学界对于古代语音原来只能借反切方法照韵图加以考证。高本汉发明了一套用注音字母对古音做描写,与反切系统的韵部相互检验,又以现代汉语和日本、朝鲜、越南等国语言中的古汉语译借音进行对照比较的办法,在汉语音韵学方面,他以《切韵》为枢纽,上推先秦古音,下联现代汉语的方言,对汉语语音史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对汉语的中古音系和上古音系进行了语音学的描写,为每一个音类构拟了具体的音值,写成了《中国音韵学研究》。

        该书影响极大,标志着中国现代音韵学史的开端。「《中国音韵学研究》读到哪儿了?」见到关门弟子这么忙的情况下还对本门学问没有抛荒,老爷子感到非常欣慰:「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中国音韵学研究》除「原序」、「绪论」和附说「所调查方言地图」外,共分四卷:第一卷古代汉语;第二卷现代方言的描写语音学;第三卷历史上的研究;第四卷方言字汇。实际上讲了汉语语音史概论、现代方言研究中的描写方法和历史语言学研究中的共时描写、历史语言学中的历史解释方法、方言字典编纂学和编纂法。

        这是要拷问读书心得了,周至说道:「以《广韵》中古音构拟为基点,展开汉语历史语音学研究,先全面利用现代方言资料证就中古语音,再进而由中古音系推证上古音系,这条路子是非常令人惊佩的。」

        「在《中国音韵学研究》中,高本汉一方面参照宋朝及以后各朝的韵表,一方面又根据《广韵》中的反切,把三千一百个汉字排列成表。再比较了这些字在现代各种方言中的读音,构拟出其音值,把这些已知的音值***表中,用这种来自田野调查的科学成果来确定古音类别和各个字的古读,就远比我

        国传统学者在书房当中闭门造车的方式更加准确可信。」

        「这为汉语音韵和语音史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中国学者从此后基本都接受了高本汉的总原则,只是在细节问题上进行了订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