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千两百八十四章 这个圈子当真是太小了 (2 / 3)

作者:二子从周 最后更新:2025/7/22 0:05:45
        “当时沪上工美有一对仿宋代汝窑的花菰,因为品相过于完好,因此鉴定年代存疑,为了稳妥,虽然款识是‘大清乾隆年制’,我依旧给断成了嘉庆寄托款。”

        “但是心底里到底有些不踏实,因此给藏在了柜台最里头。结果那次肘子是带着一个小姑娘到店里来逛,先是看上了何绍基一副楹联,我见他查看楹联先从纸裱看起,觉得可能是个内行,于是试探他说可以打个元爽折。”

        “结果肘子跟我说他在各地工美,从来都是香山折,吓了我一大跳。”

        “于是老夫生了考较之心,对他说道,这家店里我有两件瓷器看得不踏实,如果肘子能够说得出来是哪两件,那么这个香山折我就做主给他打了。”

        “老骆你这有点欺负小朋友了啊……”徐邦达说道:“就算肘子认出来了,你还不是一样可以不认?”

        “老徐你别打岔,听听老骆怎么说。”王老爷子着急了,这个故事他还真没听周至讲过。

        “你们也知道,我的长项是字画和玉器,不过这对花菰从国博过来的时候,标签上写的是嘉庆寄托款,我也不能不许人家工美卖,于是在进行陈设建议的时候,就叫售货员将花菰藏到了柜台的最不起眼的地方。”

        “结果肘子扫视了一圈,就指出那对儿花菰断得有问题,说应该是乾隆本朝的才对。”

        “我当时心里真是又惊又喜,连忙问他理由何在。”

        “他当当当说了一大通,最后说曹明仲《格古要论》有云:汝窑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眞,无纹者尤好。然元后仿者罕见无纹,惟乾隆一朝复有。”

        “所以这对儿花菰不但不是后仿,相反乃是历朝中仿汝窑的极品,全称应该是‘乾隆仿铜骨无纹汝釉出戟花觚’才对。”

        “那对儿花菰的确是乾隆朝仿汝窑的。”在座的也不全都是瓷器专家,王老爷子就介绍道:“不过因为没有开片,成色也过于光洁,当年调拨库存瓷器的时候数量巨大,便将之作为嘉庆仿乾隆寄托款发给沪上工美了。”

        “也多亏了老骆谨慎,将这对花菰藏到了展柜的角落里,要不然搞不好国家就流失了一对清三代的精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