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千两百五十一章 《列女传仁智图卷》 (2 / 4)

作者:二子从周 最后更新:2025/7/22 0:05:45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嘛。”四表舅点头表示理解。

        “其实纸的发明远晚于绢,而纸达到能够满足艺术品需要,可登大雅之堂,自然还需要有一套与之匹配的装裱悬挂的制式相匹配才行,这一套东西,却是直到晋代才变得成熟起来的。”

        “而在此之前,用绢乃是书画常态。而历代丝绢,也有着细微的差别。”

        “宋代绢在织法上,经纬都是单丝,然纬线密度较经线稍稀疏,颜色上与著名的‘藏经纸’相似。”

        “元代画绢与宋绢类似,不够经纬密度皆稀疏,丝线也较宋丝更细。”

        “明代开始采用双丝织法,一经双纬,丝线粗细均匀,经纬间空隙也均匀,说明了丝织业的长足进步。”

        “而到了清代,则采用双经双纬等织造方式,绢面强度更高,也更加细密。不过明清两代又出现了大量的造假,利用染旧等手法让丝绢强行‘老化’,将新作老,也有将旧书画重新装裱,让旧绢洗刷,将老作新,大大增加了后人鉴别的难度。”

        四舅妈笑道:“你这也算是独辟蹊径,卓然成家了,不错不错。所以通过用绢来看,这幅画也是宋本无疑的了?”

        “只能说是宋绢。”周至说道:“至少从绢的各处特性来看,是宋绢无疑,不过用宋绢的是不是就是宋画,却又值得商榷了。”还有一个

        “我倒是觉得从笔法,墨法来看,也是宋画无疑,关键是风格与故宫的《列女传仁智图卷》别无二致,且主题上又只有补充,没有冲突,再加上前后历朝名家的题跋和印记,造假的难度实在是太大,而可能性实在太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