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千两百二十七章 论文 (1 / 6)

作者:二子从周 最后更新:2025/7/22 0:05:45
        “而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巴蜀图语’,和在凉山州出土的一枚龟甲文字,更是可以用古代彝族文字直接解读。”

        “因此研究古代彝族文字、甚至图样,完全有可能帮助我们倒推甲骨文之前的华夏文字,最起码可以倒推出‘前甲骨文’的造字哲学。”

        “甲骨文是非常成熟的文字,如此成熟的文字,绝不可能是一夜之间形成的,必定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很遗憾的是,我们直到现在,没有找到‘前甲骨文’的痕迹,也正是因为如此,研究贾湖、裴李岗等地刻符与古彝文之间的关系,又极大可能帮我们补上这一环,就算仅补上文字演变规则规律这一环,对于甲骨文的研究解读,也具备同样重要的意义。”

        “当然了,这也不是我的发明。”周至笑道:“说起来解读古彝语甲骨,是建国前的学者们就在进行的事情了,郭老就将自治州博物馆的一片彝语解读为‘天雷震’,他解读这三个符号方法,也对我们用彝文解读丁公刻符,提供了思路和帮助。”

        “凉山州的学术力量不弱啊。”周至所说的这些都是之前寄给辜老的论文里边的内容,周至解读得非常详细,详细到几乎都可以当做一本专著出版了,但是他的古汉语还行,古彝文甚至新石器时期的刻符,以辜幼文对他的了解,肯定在去凉山之前是没有涉足过的,现在居然能够又整出这么有水平的一部著作,辜幼文断定他是在凉山州新学的。

        “我这半年其实就住在高人家里。”周至说道:“彝人的大学者叫毕摩,毕摩又分了很多等级,我住那家里有一个老人,他的毕摩等级叫诺合,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贤人’,学问很高的,我对彝文的理解,基本都是他的传授。”

        “除此以外,我们最近还在合作整理《大小凉山彝族源流》,《彝文金石图录》,《毕摩羊皮书》等,希望能尽快成书。”

        “另外我还准备制作两部新媒体方式的论文,可以理解成纪录片吧,一部是视听版的《勒俄特依》,也就是彝族从创世到近代的史诗,一部是《毕摩傩仪》,讲解他们的祭典仪式的。”

        “吉克赤日?”辜老看着论文上的第二作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