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千两百二十章 95于田 (2 / 4)

作者:二子从周 最后更新:2025/7/22 0:05:45
        这就是后世和田玉圈子里,著名的“95于田”的传说。

        不管上一世的真实情况是不是如此,这一世的故事其实和传说中完全不同。

        于田其实自古就是和田玉的主要产区,一直就有着祖先开采玉料的记录,而开采高峰期是清代中期。

        新中国成立后,在和田地区重新建立了采矿区,主要负责整个地区的和田玉的开采、购买和经营。周至在北疆收刮玉料那一次,主要就是在这里进行的。

        和田出产的玉料主要来自两条河流,被河流冲刷过的玉料被称为“籽料”。

        而于田出产的玉料则是来源于溪流或者“冰坑”,以及在山上发现的生矿脉,这两种料子被称作“山流水”和山料。

        到了周至赶到北疆的时候,因为传统“冰坑”的枯竭和塌陷,于田矿的开采日益衰落。

        因为周至收购玉料,以及李家在国内和田玉市场刮起的港人购物旋风,让北疆政府又看到了招商引资的机会。

        于是他们对这些废矿脉进行了采矿招标,允许外部人士进入采矿业。县政府提出了矿山的个人承包合同,并提出了逐年签订,自负盈亏,自负风险的管理思路。

        不过大家都不傻,于田到现在还是贫困县,一年十六万的承包费用放在如今的北疆,那可不是个小数目。

        虽然各自有各自的思维方式,但是县政府,区政府,工美,玉雕厂,甚至徐刚的爸爸和表哥夏米力,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喜欢掏钱的大聪明——周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