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就该捏在手里,留给你捡漏是吧?”马爷在一边翻起了白眼:“看东西就好好看东西,嘴这么碎干嘛?”
林婉秋就在一边偷笑:“最该的是送到拍卖行,大家出价竞争,童叟无欺!”
“切!”这下马爷和周至都不乐意了:“这样就没捡漏的乐趣了!”
除了刚刚两件成套的组合,这里的好东西还有许多,比如出自徽州的铁力木雀替。
雀替安装在古代建筑梁枋和柱子的交会处,从柱子伸出,上部承接横梁或额枋,既提供力学结构上的支撑,又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
中国古建筑磅礴大气、富丽堂皇,承载着历史和中国人的智慧。而它的美,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体现在细节处的精美与讲究。
在最常见的梁柱,枋柱的交接处,会以非常精细的雕饰来装点。
雀替与牛腿,便是不可或缺的表现元素。
两种东西都是用于加强建筑物支撑的结构,不过很多人会把牛腿和雀替给搞混,但实际上两者都是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构件,不过雀替一般是梁下的木雕构件,用以缩短梁枋跨度从而增强其荷载力,同时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防止横竖构材间的角度倾斜;而牛腿基本上是檐下的木雕构件,主要起支撑建筑外挑木、檐与檩之间承受力的作用。
因为功用的不同,一根柱子,只有一个牛腿,但如果有雀替,就必定是一对儿,形如展翅的云雀,因而得名。
马爷收藏的此对雀替为铁力木材质,铁力木是硬木的一种,呈铁色,有的纹理略似鸡翅木,鬃眼明显,因为常见为大料,古时被广东一带民居用作横梁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