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应用对于系统的可靠性要求特别高,要是东三乙具备这样的功能,无疑会给我们的应用提供更好的保障。”
几位老者面面相觑,小声的讨论了一下:“从设计上来说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这些都是地面上成熟的技术,现在也实现了小型化,但是这就不是五颗卫星的事儿了哟……”
“要在亚洲地区完成这个组网,得再增加两颗才合适,要是世界范围的话,就得增加六颗才行。”余老说道:“加上原来的五颗,一共十一颗了。”
“十一颗是最低要求吧?”周至接着问道:“如果我们要求大冗余保障呢?”
“要满足最大保障的话,那就得十五颗,”另一位老人在旁边补充:“成本可就大规模上去了,不过好处就是性能扩容,同步信息上下行的容量能够增加1.5倍的样子。”
五颗星变成十五颗星,卫星数量增加两倍,性能只增加1.5倍,但是不要以为这不划算,这是科研工作者在给自己上难度,其实只增加百分之五十周至都是接受的,毕竟这是保证最大安全性为目的下,额外得到的“赠品”。
李老二痛苦地揉着太阳穴,虽然大家都算是相互奔赴,三方都抱着最大的诚意在促成这件事儿,但是这么大的交易,谈妥谈拢也是要花大力气的。
这下好了,甲方爸爸一来就开始乱提要求,之前的意向协议又要全部重新修订了。
但是毫无疑问这事儿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卫星组网,多么宏大的构想,等到将来长江电信跟进之后,太空网络高速公路的噱头,足以让股价翻倍!
科工委几位老人更是心底暗暗吃惊,要不是背景调查报告里的周至和李老三太过完美,他们都要怀疑这俩货是牛皮只会往大里吹的骗子了。
五颗星变十五颗星,再加上自己计划中的五颗,以及长江电力未来的五颗,二十五颗卫星的研发任务,足以将东三乙这个平台催化成熟,甚至直接领先世界先进水平十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