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千一百九十三章 马上行动 (2 / 3)

作者:二子从周 最后更新:2025/7/22 0:05:45
        “刚刚你是这意思吗……算了算了,先问问吧,万一真有,就不需要咱们废脑子了。”

        现在电话线已经拉通了,州农科院的人在先期勘察石榴基地可行性的时候来过,被周至半年工资的“考察费”给把关系都喂到位了,一个电话打过去,答案很快就回来了。

        “苕子,什么玩意儿?”周至不知道吴仁中说的农科院反馈过来的东西是啥:“是叶用红薯,还是脚板苕?我们那儿有一种叶山药叫脚板苕,有人管那玩意儿叫苕子。”

        “不是,我们的苕子就是野豌豆。”老赤日纠正道。

        “嗨!防有鹊巢,邛有旨苕的苕啊!”周至顿时明白了过来。

        野豌豆是《诗经》经常出现的角色,名字也好几种,比如在春天还嫩的时候,叫“薇”,耻食周黍的伯夷叔齐就是吃这玩意儿充饥,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的。

        另外在陈风这首里,野豌豆就叫“苕”,这个名字周至知道一直被蜀人用到宋代,苏东坡说他为了纪念巢谷,管豌豆尖叫“巢菜”。

        苕巢字音接近,周至到了今天才知道,“苕”这个野豌豆的古代名称,居然在凉山州一直保留着。

        “肘子这是啥表情?”土良志见到周至喜不自胜的样子,不禁好笑。

        “又涨学问了,”周至笑道:“这个字本来是几千年前的用法,我一直以为最少几百年前就没用了,没想到在这儿还一直保留着。”

        “肘子就是这样的。”老赤日赞道:“对这方面怪上心的。”

        等到再具体了解之后,周至才知道自治州的这种牧草是一种多年生缠绕草本,属于豆科,野豌豆属,生于海拔一千多米高山灌丛、溪边及谷地。是滇北川南的特有品种。

        自治州将之与一种叫做“酱通苕子”的江南地区优质同属牧草杂交后,就得到了一种适应地方生长,抗病抗冻,耐旱但不耐水,对土壤要求极低,但产量相对较高的优良牧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