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彝族社会发展史上未曾出现巫史的真正分离,彝文文献多由彝族巫职毕摩世代抄写流传下来,且多用于巫事。因此,彝文文献尚处于以原始宗教为主要表征的多学科融汇于一体,大多没有形成各具鲜明学科特点的专门著作的阶段。
内容也是包罗万象而没有细分出专著,眉毛胡子一把乱抓,内容能够包括宗教、历史、谱碟、神话、哲学、伦理、天文律历、地理、文学、医药、农牧生产、军事、契约、帐簿、通告、译著、文字等,非常的丰富。
所以每一个毕摩,都得会彝文书法,以及学习,解读和发扬经书上的这些内容。
他们要传承民间文学,民族历史;在从事祭祀,消灾,祈福,占卜等活动中,需要熟悉传统音乐,配合传统舞蹈,甚至包括和传统武术。
他们还要负责主持婚礼,庆典,因此对传统美术,游艺、杂技、民俗都要通晓。
因为常常要治病救人,所以传统医药也是熟悉。
而活动中需要的各种用具,以及制作它们的工具,同样是有一大套的规矩的。
巫医卜史自古不分家,所有这些加到一起,就是毕摩。
「吴哥说得对极了。」周至笑着敬了赤日一个:「像老爷子这样的,在我国对联合国的倡议当中有个特殊的称谓,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可是……十年前,啊不,二十年前,可不是这样说的呀……」
「土大哥,你自己都说了,那是二十年前。」周至说道:「二十年前很多大家都认为正确的事情,现在再看,其实也不见得正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