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日常所用的碗、碟和盘子,大到花瓶、香炉
、笔筒等等器具。而在后期出现了远超嘉靖水准的观音尊和凤尾尊,更将五彩瓷的美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创作题材也随着五彩瓷器在民间的普及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色彩的增加扩充了匠师们绘制主题的可操作性,而纹饰的丰富也将五彩更好地表达出来。
康熙五彩瓷的纹饰题材有植物花卉、花鸟鱼虫和山水人物。乾隆朝喜好饱满而富丽堂皇的装饰,所有的装饰纹样必须有吉祥寓意且不留白。
随着市民阶层的增加,画有历史故事和故事题材的五彩瓷器更受民间收藏家的欢迎。比如《三国演义》和《西厢记》之中的经典桥段,都会被用来作为五彩瓷纹饰的主题。
康熙朝最为出名的纹饰是「刀马人」,画风上还很受明末画家陈老莲的影响。康熙朝距离清朝开疆辟土的时代并不遥远,满人在入关之前就是马背上的民族,所以对于「刀马人」的推崇有着显著的时代特征,这是游牧民族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
乾隆朝的瓷器纹样则流行借鉴于文人画题材或者民间的风俗故事,比如渔家乐、竹林七贤、八仙过海等等。这些图案有的反应文人宁静祥和的心情,有的反应老百姓美好的期待和心愿,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情思。
但是由于五彩必须是以勾线作为骨架的,大多匠师作画之时讲究刚进有力,手法纯熟飞快,哪怕是文人画题材,五彩瓷无论是器形还是纹饰之上,都可以看到东方民族的阳刚之美。
这就让甚至哪怕官窑器,康熙五彩都展现出一股子「民窑味儿」,而民窑那就更是彻底的放飞自我,从艺术品味上来说,就变得有些粗朴与简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