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千一百二十四章 珐琅钟儿 (3 / 3)

作者:二子从周 最后更新:2025/7/22 0:05:45
        康熙时期和雍正早期,造办处尚不能自行提炼珐琅彩的彩料,以致许多颜色必须仰赖进口,而透过不同色料的混合调配才能创造出更多的颜色。

        彩料提炼计划,最后成功地提炼处十八种颜色,为雍正珐琅彩瓷的产烧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雍正六年七月十二日,一封圆明园来帖被计入清宫活计档:本月初十日怡亲王交西洋珐琅料:月白色、白色、黄色、绿色、深亮绿色、浅蓝色、松黄色、浅亮绿色、黑色,以上共九样。新增珐琅料:软白色、香色、淡松黄色、藕荷色、浅绿色、酱色、深葡萄色、青铜色、松黄色,以上共九样。

        共计十八种颜料。

        由于珐琅彩颜料中,并未包含红色颜料,雍正皇帝和怡亲王继续督促,最终在广东匠人潘淳研究下研发成功了一种在色料中添加黄金而制成的「桃红颜色金子红铜料」,炼出的粉红色的珐琅料。

        其后的红彩越发纯粹,雍正和怡亲王应该对此相当得意,因为在雍正朝画有红彩花卉的瓷器上,一定看得到两枚印章——「金成」、「旭映」。

        因为帝王的喜好,雍正朝时期的宫廷画院画家全面介入了珐琅彩瓷器的画面设计,改变了康熙朝有花无鸟、有鸟无花的纯图案化装饰,而呈现出一片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新景象,其布局章法则取自中国传统绘画,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珐琅彩瓷器一下子变得画工细腻,格调高雅起来。

        这些画家很多都大名鼎鼎,康雍两朝,出名的就有:王原祁、蒋廷锡、郎世宁、冷梅、唐岱、高其佩、袁江、董邦达、金廷标、李世倬、沈晖、袁瑛、王敬铭、钱维城等等。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bookmarketingbuzz.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