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千零八十五章 古人很讲究 (2 / 3)

作者:二子从周 最后更新:2025/7/22 0:05:45
        这个是茶碾,施的酱釉和绿釉,却是五代的东西,这东西很明显不会是实用器,那就只有一个用途——墓室当中做为明器来陈列。

        此外更多的就是拳头大的小水盂,一种是带注口的,一种不带,带注口的是用来微调墨汁浓度的,不带注口的可以用作笔洗。

        水盂的造型给制作得像一个小西瓜,带有瓜棱,一个黑釉,一个青釉,但是两个水盂虽然非常漂亮了,制作品级仍然比不上李二瞎子当做添头送给周至的那个。

        剩下的器物里,还有两个莲花状一样的容器,下边是个圆座,中间是一圈的花瓣,花瓣中心有个小碗状的凸起,边上还有一些烧过的烟迹。

        “这个是不是油灯?要是烛台的话中间那个小碗有点大了。”

        “你是不是当做油灯用过?”周至有些哭笑不得。

        “对。”老杨对这油灯很不满意:“就是胎有点粗,吃油,后来家里改用气门芯墨水瓶做的煤油灯,这个点清油的就废了。”

        “这个既不是烛台,也不是油灯。”周至将一个敞口厚黑釉小碗放到了莲花中间那个碗座上,然后双手端着莲花花瓣将两件东西一起拿了起来:“这东西是配合着这种盏用的,这是五代到宋的习俗,上面这个叫茶盏,下面这个叫盏托。”

        “啊?”老杨抽了抽嘴角:“老祖宗们还挺讲究的哈?那我们喝茶用的盖碗,也是从这个变化来的了?”

        “也不能说两者间没有一点的关系,”周至笑道:“不过盖碗泡的是清茶,这个里边……”

        说完将黑盏从盏托上拿下来:“这里面装的是细茶抹冲打出来的茶汤。”

        “老祖宗喝茶可比我们现在讲究多了。”周至继续说道:“光主要茶具就有十二种,称之为‘十二先生’,并各赐以姓、名、字、号,并按照宋代的官制授以职衔。”

        “比如茶炉,雅名就叫做韦鸿胪,名文鼎,字景旸,号四窗间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