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个大类就是毛竹发出来的冬笋和春笋。
冬笋是毛竹提前发的笋,这种笋其实成不了竹子,不即使挖出来它自己都会烂在土里边。
挖出来的冬笋鲜甜细嫩,吃不完的一半做成笋干,在气候潮湿不见阳光的蜀中,一般都得制作出炕房进行烘烤精制,因此叫冬笋上炕。
春笋就不一样了,出土之后生长迅猛,一天就能长出一米多,因此需要及时砍伐,东西多了处理方法就粗糙,直接拿盐腌制一下压进坛子里边做腌笋,这就叫“春笋进坛”。
现在已经是农历的八月,这个季节的笋主要是苦竹笋,方竹笋,慈竹笋,统称为“八月笋”。
其中慈竹笋产量最大,头味微苦,微苦之后就是清甜。
要是不想要那个微苦的头味,可以用水汆烫一下再入菜。
不过夹川河习水一带的人都特别喜欢在这个季节吃苦味菜,清热去火,连苦笋都喜欢用酸菜藠头清炒,一般都不烫,特意保留这点点的苦味。
相比江南“腌笃鲜”,山中的咸肉炖慈竹笋,又是别一番的风味。
还有就是烧蘑菇,烧菇用的见手青和大脚菇,这货跟肥腊肉也是绝配,城里要是没有这些,那烧肉的时候加点火腿,猪油用足,味道也不一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