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历代辞书,如《说文》、《玉篇》、《广韵》、《集韵》、《康熙字典》等书中收录的汉字。”
“二是历代辞书未收而见于文献典籍的汉字。”
“三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简化字总表》中的全部简化字。”
“四是甲骨文、金文和竹简、帛书中学术界比较公认的隶定字。”
“五是历代碑刻中的异体字。当然了,讹字除单体字外,我们一般不收。”
“六是地方文献和方言辞典中的方言字。”
“七是近现代出现的科技新字。”
“八是当今还在使用的人名和地名用字。”
“九是当今出版物中出现的超出《简化字总表》范围之外的类推简化字。”
“十是七七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的那一版《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汉字。”
“最后就是流行于港、澳、台地区的汉字。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使用的汉字,本书也酌量收录。”
冷玉龙补充道:“此外,为了充分反映汉字的实际情况,《中华字海》还酌量收录了历代文献中的新旧笔形与讹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