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囤货新品种 (2 / 4)

作者:二子从周 最后更新:2025/7/22 0:05:45
        「对嘛,所以这些都是不值钱的翡翠。」周至笑道:「在缅甸就是造猪圈填厕所的东西。」

        翡翠的主要开发商是台岛商人,做好之后拿去港岛销售。

        翡翠从诞生之日起,就是「重色不重种」,这种现象在故宫珍宝馆里的诸多翡翠文玩上,可以看到。

        在故宫里被做成十八子,帽扣,腰带扣,朝珠佛头的那些翡翠,大多都是阳绿,但是种水相当一般。

        这种情况到了近代才开始有所改变,因为西风东渐的关系,西方对于宝石等级的评定方法被渐渐引入到翡翠饰品生产中,种水的概念才成为行列的标准。

        不过直到现在,大家重视的也是「色料」的种水,也就是说谈种水的前提是先得有色,色彩浓郁的料子才有资格谈到种水上面去,先有满绿,再是玻璃种,再富含胶质感,才谈得到龙石种,帝王种上去。

        如今这样的材料已经飙升到了几千元一克,但是没有颜色的,或者颜色很淡的玻璃种和冰种翡翠原料,在业内还被称作「玻璃料」,和翡翠废品是一个含义。

        苏州玉雕公司这种几十年的老厂子,积攒下来的这类废品非常多,这些废品一直堆放到了前两年,厂里才开始尝试利用染色工艺让它们变成b货销售。

        如今就连翡翠A货在国内的销路都不咋地,何况b货,知道周至同意收购之后,厂子里特意组织人手加班,给他抛光得亮亮的连同玉雕一道寄了过来,连加工费都免了。

        完全将周至当做垃圾收购站了!

        更过分的是知道周至要的量大,厂里还组织人手去广州收购,那边有好几个台岛人的代工厂,大量堆积的淡色无色冰种玻璃种的「废料」,一下就找到了销路。

        一共花费不到十万,周至的玉器展厅每个柜台的底部和背景上,就堆满了大大小小,甚至部分还具有各种淡淡颜色和飘花的「玻璃」,配合上展柜的灯光,其实还是很养眼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