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方面其实一直都是相辅相成的,人类从旧石器,新石器,再到青铜时代,黑铁时代,机器时代,其实永远都是在一边做减法,一边做加法。
如果将视线从科技发展和生产发展中挪出来,落到社会层面上看的话,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制度,法律,风俗,各种施加在社会之上用于维护这个体系整体相对和谐运行的办法,其实都是加法。
总体来讲,数理逻辑的强项在于精简和明晰,也就是做减法,而文理逻辑的强项在于统一和融合,也就是做加法。
至于说哪一种逻辑成为人类的主流,其实只是看人类社会当前发展阶段更加侧重于需要哪一类逻辑而已,而绝不是把一种捧上天,而把另一种踩入地。
否则就是掉进了古代儒家治国理政的坑里,只不过反向重新掉一次而已。
当然周至没有听见,因此也就没办法发表这样的一通“高论”,他现在正在专心致志地研究一包资料。
准确说,是一件刑事案件。
一九七九年,秭归屈原纪念馆正式竣工,占地面积可达两万平方米,收藏了八百多件文物、五百多套有关屈原的书籍、以及三百多件古代名人字画。
为了确保文物安全,纪念馆又花了一年时间完善,直到一九八零年才对外开放。
自从纪念馆开放以来,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大部分是普通老百姓,也时常有一些文化工作者和国外专家。
每天出入纪念馆的人都高达上百人,遇上旺季,每天人流量可达上千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