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润格 (2 / 4)

作者:二子从周 最后更新:2025/7/22 0:05:45
        这对花觚老者一直非常困惑,到今天终于遇到了能够解开谜团的高人,万幸这位高人还品性高尚,让文物商店捡回了上百万的损失。

        老者一边连声感谢,一边从自己胸口衣袋里拿出一个名片夹,也取出一张名片来双手交给周至,名片上写得倒是简单,只有“沪上文物商店”和“骆千和”三个字。

        对于老者的连声感谢周至倒是不以为意,只笑道:“骆伯伯,这幅楹联,我可以拿个乐天折了吧?”

        “这是自然。”骆千和爽快道:“刚刚说过的,周先生要是能够解开我的题目,还要给你看一样好东西。”

        说完从柜子里取出一本经折装的册页本出来,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之前有眼无珠,想着这东西适合刚入行的年轻人。”

        “现在蒙先生大恩,不敢言谢,这个是我自己掏钱这些年在文物商店收集起来的小物件儿,也是一番功夫心血,算是一个有点特色的小专题收藏,现在就送给周先生,算作今日的鉴藏润笔吧。”

        经折装又叫梵夹装、折子装,出现在唐代晚期,是将图书长卷按一定宽度左右折叠起来,加上书衣,使之成为可以随时展读的册子。

        因为这种装帧形式最初用于佛教经典,所以叫经折装。到后来成了名家法帖书信之类书法小品的主要装裱形式之一,称作“折本”。

        周至将册页翻开,入眼第一页就是他十分熟悉的字体,笑道:“当真有意思。”

        江舒意凑前一看,却是一种古怪又好看的字体,写着一封似信非信的文章。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帐。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也。乾隆己卯,拙公和尚属书谢客。”

        这么多字一页写不完,一共分作了桑叶,第三页的后方还跟了一首诗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