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甲骨文鉴赏 (2 / 4)

作者:二子从周 最后更新:2025/7/22 0:05:45
        或者是这两个读音相近字形也相近,因此在后来的文字流变当中,渐渐的就合二为一了,变成了字形不同,而文义可以混用,其实就成了一字多义多型了。

        这个从文字流传里也可以看得出来,在其后的金文当中,三例字形依旧存在,可是到了战国,就由三例省略成了两例,第一例的写法不见了。

        而且这两例当中,射击中的写法,主要在秦简里多见,而军营中央的写法,却在楚国绢书里多见。

        篆文承自战国文字,古文承自秦法而去顶横,曲竖笔;

        籀文承自金文二例,而旗斿略有变动。

        隶书也出现了三种写法,第一种承自金文的第一种写法;第二种承自金文第一种写法,做了上下省略;第三种承自篆文,保留了竖画的曲笔。

        到这里都可以看得出来,每一代的文字变化,都继承自前两代,而绝非一代而已。

        直到楷书出现,中字才合三例为一字。

        而国,最初并没有外面的那个口,只存在一个“或”,字形却是一戈,一口。

        戈代表武器,引申为武力、军队;口本是保卫,在此指土地。

        二者相合,就表示需要以武力保卫的地方,意味“疆域”,“领土”。

        之后又在其外加上「」形,内部还是从戈从囗的字形,只是在囗中多加黑点做装饰,而囗下多加短横,也同样表示土地之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