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远眺图》则是陈淳的拿手功夫,所谓“墨下烟云”,表现的是渔翁在江边草亭下避雨,看着江中风浪和对岸高山远树,笼罩在一片湿漉漉的烟云当中的景象。
徐渭的三幅相对要简单点,一幅是《倒挂紫藤》,一幅是《竹石水仙》,还有一幅是《郭索图》,也就是两只很抽象但是又特别形象的螃蟹。
三幅画都有题诗和印鉴,给鉴定降低了难度,同时也将徐渭“以书入画”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倒挂紫藤》里充满了狂草的书意,《竹石水仙》行书的横竖点撇勾提和飞白,都表现得极度自由流畅,充满了动感。
《郭索图》里则藏了隶书和石鼓大篆的运笔,凝重稚拙,只在蟹脚末梢一节快速挑出,成为画面里唯有的几点轻快,蕴含着一种音乐的节奏感。
这还仅仅是“笔法一门”,此外还有浓淡,枯湿许许多多的表现手法,二老一边慢慢欣赏鉴定,一边指点小辈儿们怎么看画,不知道什么时候,启老手里的放大镜就到了王老爷子的手里。
“真迹,绝品。”用了差不多四十五分钟,二老终于品鉴完这幅卷轴:“集大写意的两位开创者于一个画卷内,这样的东西以前还真没见过。”
“听说港岛有人收藏着徐渭的《花鸟十二册页》,婉秋你见过吗?”
“没有见过,不过我知道那是八六年从嘉德拍出去的,现在应该还在港岛。”林婉秋摇了摇头:“至于何时愿意重新上拍……那是到今天以前,唯一可以被私人藏家拥有的徐渭作品,估计藏家短期内不会有这个考虑的。”
“肘子你运气也太好了!这样的绝品货色你都能收到!”
“绝品货色?”周至有些啼笑皆非:“婉秋姐你要不要看看它刚打开时的惨样,估计你正眼都不会瞧一瞧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