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知道这题考不住你。”其实何咏梅现在已经知道这道题的答案,笑道。
“这道题对我来说也有坑。”周至哭笑不得:“《招魂》在教辅读物里说是屈原的,但如果读书更广,就知道其实还有一说,这位,宋玉。”
将手指指到宋玉那个选择上:“而且古楚信巫,招魂和香草,也可能只是说仪式,所以对我而言,这题线索只剩下《九歌》,‘呵壁’。这出题的人啊,简直没安好心,这是只看教材和教辅的人也坑,多读其余课外书的也要坑。”
“还是没有坑到你大肘子。”何咏梅对周至的古文水平一向佩服:“你还能看到出题人挖的坑在哪里,真是厉害!”
说完又指着“呵壁”二字:“肘子你知道这个啊?这个就连一班的徐有志老师都说不清楚。”
“知道《九歌》,其实答案就已经出来了,这个实在没必要再知晓。”周至说道:“不过知晓这个的,那这道题就绝对不会错。”
“因为这个典故出自王逸的《天问序》,说屈原作《天问》这篇文章的时候,‘因书其壁,呵而问之’。我书架上有本《楚辞章句补注》,就是他写的两本书的合订本,你去拿来,我翻给你看。”
何咏梅对周至家很熟悉,跑进他卧室找到这本书,周至翻到《天问序》那一页:“喏,这里。”
“哇!真的呢!”何咏梅又惊又喜:“肘子你好棒!”
“呸!又给他装到了!”闫霄表示不屑。
“这个实在是太生僻了,出题人的目的,摆明了就是要大家靠猜来做这题。”周至摇头:“所以呵壁这典故,在这题里本身就属于无效信息,我们不能从这里作解题突破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