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来的同学住校,上晚自习;城里同学走读,晚上在家做作业。很自然就分作了两个团体。
不过到周至这里又是特例。他在城里同学里有死党哥们儿,在乡镇住校同学里,也有死党哥们儿。
周至特别欣赏那些乡镇同学的品质。
就拿杨和来说,这娃的父亲老杨头当年也是一个传奇,二十岁就在夹川县城里开着绸缎铺子,身上穿绸衫,脚上蹬皮鞋,打麻将都用银元金条。
四九年前还在老家白米乡,买了两百亩地喜迎新中国。
老头结婚很晚,和杨和妈差了二十岁,直到四十多才有了杨和大哥,五十才有了杨和。
杨和考上县高中后,家里拿不出钱,按照杨和大嫂的意思,就是干脆别读了,回家耕田种地不也挺好。
最终杨和禀告老父亲,给兄弟分了家,然后将自己那份房产典给大哥,由大哥大嫂供他继续读。
这也不能怨兄嫂心狠,兄嫂家里也没剩余。
城里干部工资都还未满百,农村家里,能保你有饭吃,有衣穿,但是真不能保你有钱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