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匀是鲁迅文学院研究生毕业,算是经历了正统培训,不过作品都是短篇居多,长篇现在就一部《故乡天下黄花》,而奠定初步地位的《一地鸡毛》,现在还在创作尾声阶段。
周至又分别敬了两人一个。
那边冯仓刻意结交江武,一桌人分作了两拨,各聊各的,倒也都是话题众多,气氛热烈。
东来顺的羊肉的确不错,nmg集宁产的小尾绵羊,肉又分作的“上脑”、“小三岔”、“大三岔”、“磨裆”、“黄瓜条”等部位,靠的是刀工,全部现切现卖,每一斤要求切成长二十厘米、宽五厘,八十至一百片的薄片,下锅涮到灰白,蘸上芝麻酱、酱豆腐、腌韭菜花、酱油、辣椒油、卤虾油、醋等按各自口味随配的蘸碟入口,滋味的确丰美。
除了肉本身,还有后期加入的白菜头、细粉丝、冻豆腐、酸白菜等值得期待。
还有就是这里的糖蒜不错,类似陕西羊肉泡馍也配糖蒜一样,虽然和大姑制作的糖蒜没法相比,但也是相当的脆口。
现在大家都熟络了,马维度就对刘正匀和王烁说道:“肘子是我师父那样的做派,老时节里边的讲究人。”
作家都善于观察,刘正匀就问:“喜欢吃素就是老时节里边的讲究人?”
“这不叫喜欢吃素,这叫喜欢吃肉边菜。”马维度说道:“之前他不如何动快子,等到羊肉汤被我们涮得滋味丰厚了,白菜粉丝冻豆腐倒吃得欢快,跟我们无肉不欢两斤起的吃法不一样,跟我似乎倒是一个路数。”
周至有些无语,这其实是从后世带回来的饮食习惯,您几位再过几十年,吃法怕也是跟我一个样。
不过现在倒是不太好解释,值得笑道:“小时候肠胃不好,家境也一般,肉就吃得少,养成了这样的饮食习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