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讨画,他大抵答应,无论贩夫,还是大官,并不问对方有钱还是没钱。以致于朋友写诗笑他:东归要了南游债,须化金仙百亿身。”
“有位太守求画,沈周为他画了一幅《五马行春图》。太守不知道‘五马’是太守的代称,有点不高兴:‘我只有五马,没有一人相随么?’沈周知道后又另外画了六个随从者送给他,还开玩笑说:‘无奈绢短,只画仪仗前导三对。’”
“后来这位太守上京,一路的大佬们李东阳等都跟他打听治下沈石田,言语间还颇为客气,太守才知道沈周的朋友圈子有多么高端。”
“公事外币太守回乡,亲自登门谢罪,沈周也没说什么,还乐呵呵地请他吃饭。”
“可这和不能以沈周书法真迹鉴定画作真伪,又有什么关联呢?”周至越听越纳闷。
“当然有关联啊,沈周在当时名气就已经很大,一有画作问世,就会引来无数的人模仿,好些赝品还仿得惟妙惟俏。”
“而最绝的是有不少人拿着赝品当真品,还小心翼翼地求告到沈周的门下,请求他在画作上留下题记。”
“啊?”周至不禁乐了:“这就跟拿着盗版球鞋请NBA球星签名差不多了呗?”
“可是沈周自己并不以为意啊。”蒋主任说道:“遇到这种情况,沈周一般也不会拒绝,照旧乐呵呵地在赝品上写下自己的题记,书法,诗文,还盖上自己的私印。”
周至手扶额头:“这是不是也太随和了点?这不给后人辨别真伪增加难度吗?”
摇了摇头:“不过这幅画肯定是真品无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