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六十七章 知识框架 (3 / 4)

作者:二子从周 最后更新:2025/7/22 0:05:45
        袁老师将那一叠万年红放到一边:“这一叠就算是鉴定完了。接下来我们来看建阳扣和太史连。”

        “明清时期,连城、宁化、将乐、建阳,都是闽中竹纸的主要产地,也是全国最重要的竹纸产地。”

        “其中连城是闽中竹纸生产历史上最为丰富的产纸县,从宋代迄今,历时千年,可谓历史悠久。”

        “到清时,连城有一千一百多个纸槽,盛极一时。所产竹纸更是丰富多彩,有生料纸、熟料纸、漂料纸、加工纸、改良纸等五大类六十二个个品种。”

        “其中生料纸中的山贝,刚刚我们说万年红的时候已经提到过;还有一类熟料纸,老字号中包括京庄、福贡,漂料纸中包括手本、金笺、黄榜、奏本、京练、宣纸、玉版、连史、苦竹诸般。”

        “前面《闽产录异》提到的将乐‘西山纸’,指的是西山毛边纸,造纸原料是嫩毛竹,必须经由近三十道复杂工序,历时一年多,才能造出优良的西山毛边纸。西山纸纸质细腻柔韧,用于书法,吸墨性强,不褪色,还可用于修复、印刷古旧书籍等,所以自古就有‘西山纸贵’之说。”

        “从宋代开始,建阳就成了当时三大刻书中心。建阳县麻沙、崇化两镇,居民多以刻书为业,有‘图书之府’之称,刻本称‘闽本’,‘建本’或者‘麻沙本’。”

        “朱熹《嘉禾县学藏书记》称:‘建阳版本书籍行四方者,无远不至’,可见建阳雕版印刷的繁盛。”

        “麻沙刻本的质量虽不及余杭和蜀都精良,但数量却居全国第一。

        “因此南宋著名的文人,岳飞的后代岳珂曾言:‘建阳书肆,方日辑月刊,时异而岁不同,以冀速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